close

        相信許多觀眾都曾在孩童時期養過蠶寶寶,在早期的大湖、公館,有許多專門養蠶的蠶農,他們養蠶並不是為了觀察蠶的一生,而是利用蠶繭抽絲,製作出一件件精美、保暖的衣物與棉被。現在台灣的養蠶業已經沒落,但是位於公館的農業改良場,仍保有一百三十六種品系的蠶,務使這些蠶種免於絕種的危機。讓我們來到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的台灣蠶業文化館,讓我們來暸解蠶業的過去,以及現代人在蠶絲展現的創新與創意......

       1950年代是養蠶業最輝煌的時期,當時全台的蠶繭量達十萬多公斤,更勝日治時期的紀錄。而大湖農工及文化大學也陸續成立養蠶科系,足見當時養蠶之興盛。


    台灣的蠶絲農業可從劉銘傳任台灣巡撫,提倡農家養蠶追溯起。直至日治時期,日本人認為苗栗縣在氣候、環境條件適宜養蠶,因此在大湖、公館地區有許多養蠶的農家。

    直至1990年代,因為大陸蠶業的低價競爭,台灣蠶業不敵大陸的薄利多銷,於是漸趨沒落。大湖農工的蠶絲科改為園藝科,而文化大學的蠶絲系則轉型為紡織系。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蠶蜂課助理研究員詹雲貞表示,養蠶業是個夕陽產業,現在的農改場就是當時的蠶業改良場轉型而來,目前場內育有一百三十六種品系的蠶。而因為養蠶不符經濟成本,即使農改場育成新品種,也因為養蠶報酬過低,而沒有農民要從事養蠶。

    現今的台灣蠶業力求轉型朝向生物科技方面發展,包括運用於基因轉殖、疾病疫苗及美容方面等。台灣蠶業文化館解說員陳碧殷表示,蠶業現在運用在醫療用的手術線、食療以及藝術方面相當興盛,蠶業文化館展有許多台灣蠶業的歷史,相當適合做知性之旅。


--->多化型品種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kcanato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